宝宝频繁手脚抖动就是癫痫吗?太原治疗癫痫要到哪?医生介绍,在日常生活中家里有0 - 3个月宝宝的家长可能会发现给宝宝洗澡、换衣服、换尿片的时候,尤其是宝宝听到噪音或者睡觉的时候,小家伙不知道为啥好像很害怕的样子,小手和小脚常常会不由自主地颤抖,有时候还会像便秘似的脸红。这种情况正常吗?下面医生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番:
一般来讲,这种现象不用太担心。宝宝这些不自主、无意识的手脚抖动,是新生儿常见的情况,不会影响以后的智力发育,跟抽搐、癫痫还有缺钙通常都没啥关系。随着宝宝慢慢长大,大脑也不断发育完善,这种不自主的抖动会越来越少,等宝宝长到三四个月的时候,就会慢慢消失。
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还没发育成熟,神经纤维还没完成髓鞘化,神经兴奋就容易扩散。外界的声音从听神经传到大脑和神经中枢,神经冲动就可能同时影响到大脑控制四肢肌肉的神经纤维,所以宝宝就会出现一些全身颤抖或者跳动的现象。因为这是由大脑皮层的下中枢控制的,所以在新生儿阶段,肢体抖动并没有病理意义,家长们不用太焦虑。
不过呢,随着宝宝年龄增长,大脑不断发育,神经系统髓鞘完成之后,这种情况就会逐渐消失啦。不自主的动作自然会慢慢减少,随之消失,取而代之的会是有意识的动作。
我给家长们支支招,要是宝宝出现这种抖动,可以轻轻安抚宝宝的身体或者双手,这样能让宝宝有安全感,安静下来。要是宝宝没被被子裹着,抱住宝宝的肩膀或者轻轻按压宝宝胸前的小手,也能让宝宝安静下来哦。(要是癫痫的话,轻轻按压四肢,抖动是不会停止的。)平时呢,还可以多给宝宝做做触摸和被动运动,这对给宝宝建立安全感,还有神经肌肉发育都有好处。
宝宝在睡眠中抖动又是咋回事呢?这是因为有些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,可还有一些脑细胞是兴奋的。这时候,要是有灯光变化或者声音,就可能让宝宝手脚不由自主地抖动。有些宝宝就算没有光和声的影响,也会出现手指、眼睑、脚趾不规则抖动的情况,不过一般持续时间很短,等宝宝进入深度睡眠,这种现象就没。
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睡眠生理现象,医学上叫“睡眠肌阵挛”。要是孩子没有其他症状,只是在睡眠初期偶尔抖一下,那就不是生病。
那到底怎么区分癫痫和正常的生理反应呢?有些家长经常会把好多生理现象,或者不是癫痫发作的现象,跟癫痫联系起来。虽然有癫痫的孩子也可能出现肌阵挛,但癫痫发作时的肌阵挛,通常在早上刚醒来不久就会出现。
具体表现是:身体某个部位突然、有力、快速地抽搐,主要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肉突然收缩。根据抽搐部位不同,孩子可能会突然点头、弯腰或者向后倾斜,也可能全身突然向后倒或者向一边倒。有的孩子不会摔倒,就只是“激灵”一下,要是发作的时候摔倒了,双手也不会去扶地。一般发作之前没啥预兆,有些孩子会突然低头,结果前额或者下颌经常受伤。有些孩子一天能发作几十次,要是出现这种情况,可得赶紧去医院,接受规范治疗。
上一篇:对于小儿癫痫你可能会误会的几件事
下一篇:癫痫与精神病要分清楚